# 流浪地球2:数字生命就是一本小人书

周末刷完《流浪地球2》,豆瓣评分为8.2分。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2023.1.22上映到现在,《流浪地球2》的票房已经达到33亿。这部电影已经用票房数据证明了它的实力。

# 1/评价

有网友调侃道:友情提示,看《流浪地球2》要有一个强大的前列腺。

还有不少网友为这33亿票房做出了贡献,他们表示:好看是好看,就是有点想睡觉。

《流浪地球2》的特效和剧情都无可挑剔,尤其是剧情方面,堪称中国科幻的开山鼻祖。

那为什么好多人觉得影片时间太长,看着都想睡觉呢。

很简单,因为前戏太长,剧情过于宏大,众多提要和内容都需要时间来铺垫。

# 2/数字生命暗黑狂想

影片中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是图恒宇不顾zf压力将自己已故的女儿转化为了数字生命。

而数字生命在影片中的联合zf中是严令禁止的。

数字生命,简言之就是大脑意识形态存到了U盘中。

为啥要禁止数字生命,因为这玩意儿不在人类道德所接受的范围内。

美剧黑镜在黑色博物馆中有一个小故事,大致意思是一位死刑囚徒在上电椅之前,黑色博物馆馆主购买了这囚徒的电子灵魂,并放到博物馆供游客展示。

这个电子灵魂和数字生命非常相似,同样是将人的意识数字化。

游客只需投一个硬币就可以亲手对这个电子灵魂再次行刑,通过电子灵魂的哀嚎来满足自己BT的心理需求。

一旦数字生命被授权允许存在,如果你是程序员的话可能更好理解,你的一生都是可以回顾的,行话叫做日志。

成为数字生命的你的一生,在研发人员眼里就像是一卷平铺的画卷。像清明上河图一样一览无遗,你愿意吗?

到时候,程序员找你也就是一串UUID的事儿。

我们都知道动画就是由一张图片合成的,比如小时候玩的纸人书,快速翻动小人书,书里面的人物就会动起来。

同理,如果将你的数字生命的每一帧横向拼接起来,那就是一幅长无边际的小人书,这时,翻阅这本小人书的就是研发人员。

如果这个研发人员稍微仔细点翻看小人书的每一页的话,他大概能看到:

第288页,18岁,在高中课堂和女生发送情书纸飞机;

第388页,25岁,赚了人生第一桶金,正在往银行存钱,密码是888888;

第488页,30岁,婚礼现场亲朋好友把酒言欢,热闹非凡,你和妻子流露出甜蜜的微笑;

第588页,60岁,人生基本圆满,此时你正在登录等级为10个皇冠的QQ账号,密码为123456。

我想突出的是,谁还没有个年少疯狂的时候。

在数字生命中,你的隐私和不为人知的秘密将在研发人员眼前一览无遗。

如果你的数字生命落到了坏人手中,成为电子奴隶或者电子宠物也不是没有可能。

# 3/温暖的数字生命

凡事皆有利弊,数字生命肯定也有其好的一面。

剧中图恒宇潜入水中,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将自己的意识上传至550C,并通过数字生命的自己启动北京根服务器,拯救了全人类,同时也和丫丫永远生活在了一起。

我们不妨设想下,如果将数字生命通过3D投影到现实生活中,然后包装一层硅胶打造的身体,身体的外界感受通过电信号传导到数字生命的意识中,从而做出与现实事件的响应。

这样,外界人类就可以拓宽与数字生命的交互方式,这时候,理想状态下,外界人同数字生命一起生活完全有可能。

# 4/最后

观影时,我其实开始很好奇,为什么和丫丫对话的过程中,屏幕底部为什么总是有一个2分钟之内的进度条,难道是剪辑师忘记把录制的是视频进行剪辑了。

后来才知道,如果用算力来理解的话就说得通了。

当时使用的超级计算机是550A,也就是550C的第一代,因为算力不够,丫丫的数字生命只能存活2分钟。

计算机需要进化到550W才能给丫丫提供70年寿命的算力。

从进入现代化开始,人类的进步可以说是突飞猛进,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最后引用剧中周喆直先生的一句话作为结尾:

我相信,人类的勇气,可以跨越时间,跨越每一个当下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