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简述日本历史。@ermo

# 聊一聊日本这个神奇的国度

谈到日本,每个中国人都知道也必须它曾经犯下得滔天罪行,我们这次就来讲一讲这个神奇的国度。

日本领土37.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的云南省。我相信80后90后肯定对这个国家的文化输出一点都不陌生。

漫画、小说、游戏、电影应有尽有,从火影忍者到海贼王,从东野圭吾到村上春树,从坦克大战到超级马里奥兄弟,从热血高校到那些不可描述的电影。说一千道一万,我们对它太熟悉又太陌生。

# 1/唐朝的影子

公元1世纪左右,日本是由一个个小国组成,有点类似于火影忍者中的各个国家,权力分散到各个国家的首领手中。

所谓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到公元2世纪时,有个大和民族冒出来,将各个小国统一,组建成第一个完整的国家,称为大和国。首领被称为大王,对,就是“大王叫我来巡山”的那个大王。大王将权力下分给贵族,所以当时的统治阶层主要由大王和贵族组成。

日本本身就是一个大型的岛屿,与外界世界隔绝。处于大和国的日本称为野蛮人一点不为过,文化、政治、宗教基础基本为0。

直到公元654年左右,日本发现在它旁边有一个辉煌的国家,那就是繁荣的唐朝,唐朝此时在位的皇帝是李世民。孝德天皇多次派遣“遣唐使”去大陆学习,之后颁布《改新之诏》,开始全盘学习唐朝,对日本的经济政治进行一系列改革,称为“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涉及多个方面,政治上废除贵族世袭制,改用中央集权。经济上土地不再私有,土地归属国家,国家将土地分配给农民,定期收取赋税。建筑就更不用说了,看看现在江户(东京)和平安(京都),基本上就是 mini 版的西安。

天皇这个名称,也是从唐朝学来的,不过日本的天皇和中国的皇帝还是有一些区别。天皇一般掌握精神权,有点类似于宗教中的教皇。随着朝代的更迭,天皇有时候也会掌握世俗权,也就是真正的统治权。也正是因为日本可以将权力剥离为世俗权和精神权,天皇制才可以延续如此久远。

世界上最长的王朝就是日本的菊花王朝,从公元前660年开始,到现在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 经过大化改新后的日本,整体经济文化都有提升,但统治阶层本质上还是天皇和贵族。随着时间的流逝,贵族的慢慢的将自己的领土发展成庄园的模式,只有贵族和农民的庄园又不具有威慑力,因此贵族就会组建自己的武装团体,也就是日本著名的武士团。

12世纪末,比较著名的2个团体就是平氏和源氏。守望先锋里面源氏知道不,人物原型就是这个时期的源氏。

源平两家你争我斗,完全不把天皇放在眼里。公元1192年,源氏领主源赖朝击败平氏,在镰仓建立镰仓幕府。从这里开始,武士阶层开始主导日本的统治权,天皇退居幕后,成为日本人的精神象征。

从幕府时期开始,武士以忠诚和奉献为最高道德,二战时期的神风特工队这种自杀式行为就是幕府时期武将文化的表现。当然“神风特工队”中的“神风”在后面才能知道它的由来,“神风”指的是成吉思汗建立元朝后忽必烈入侵日本两次,两次都被台风虐的遍体鳞伤。正是这两次台风让日本逃脱蒙古的爪牙,所以日本称之为“神风”。

从某种程度上说,日本当代年成人的加班文化和过劳死也是幕府时期武将文化的洗脑,我经常会在油管上看日本年轻人的普通生活,很多博主也会吐槽中国和日本的上班区别,在日本,加班和奉献更为突出。

日本政府规定工人一天的工作时间是8小时制,可事实这样的,下午6点本该到了下班时间,写字楼开始关闭暖气或空调,大门上锁,安保人员开始换班,地铁在下午6点高峰期过后开始减少班次,俨然一副全国人民下班的假象。

但是写字楼的人数却没有减少,格子间依然爆满。加班已经形成一种默契,领导不走,谁敢走?真正下班的时间要到9点,这时候才会陆陆续续有员工从写字楼侧门离开,晚上9点的地铁依然爆满,就像未拆封的罐头一样。

高速增长的经济要依赖大量的劳动力,企业寡头要想获得更高的利润必须要通过两种手段,一是通过提高工作时长来提高剩余劳动价值,二是提高工作效率来提高价值的产出速率。上文提到的武士文化中的奉献精神只会对日本企业寡头更加有利。

扯远了,我们接着来看日本接下来的历史走向,幕府末期,日本政府也采取闭关锁国政策。此时内部矛盾已经加剧,单纯的国内经济已经一潭死水,这种自给自足的内部循环非常依赖老天,碰上天年不好的时候,就会出现大饥荒,严重的赋税已经让农民穷苦不堪,所以期间频繁发生农民暴动。

除了农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之外,武士阶层内部也有矛盾,武士阶层也分为下级武士和上级武士。当时的制度是,一日为下级武士,终身为下级武士,翻身的概率很小。下级武士的俸禄本身就少,饥荒时期粮食增值,这点俸禄根本不够他们日常生活。再加上国外民主思想的流入,此时的下级武士见到上级武士还要脱鞋跪拜,这种不平等的武士制度让内部矛盾更加剧烈,此时幕府统治已经开始腐化。

# 2/美国的影子

1853年,美国佩里将军用武力打开日本国门,强迫日本政府签署不平等条约,开放贸易港口,史称“黑船来航”。黑船来航事件成为一根导火线,下级武士认为这种不平等条约是卖国的表现。所以幕府政权的倒闭本质上是由日本武士阶层内部推翻,和美国的关系不大。

黑船来航期间,中国正在经历惨痛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日本将这些都看在眼里,所以他们采取的政策与当时的清朝截然不同。日本国内各个阶层在向西方学习、提振经济这件事的态度上达成一致。

1868年1月,明智天皇颁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宣布废除幕府。日本爱国者联合天皇开始发起倒幕运动,此时的统治权再一次转移到天皇手中。需要指出的是,倒幕期间,虽然发生过冲突,但是决定性的战役却没有流血事件。

1868年5月,新政府军和幕府军在在江户决战前,幕府军主动示好,与天皇达成协议,一致对外,所以幕府阶层并没有消失,而是以另一种方式融入到日本的统治阶层之中。之后明治天皇在江户建都,改名为东京。

明治天皇执政期间,开始一系列的改革,目的就上让日本成为一个现代化强国,史称“明治维新”。从1871年到1873年,日本派遣以人员向西方国家学习,从英国学习造船、航海、中央银行系统、铁路,从法国学习法律、医学,从美国学习现代农业、公共政策和教育,从瑞典学习弱国如何部署军事实力,从德国学习工业。

经过30年的发展,日本成为一个经济和军事都不容小视的现代化强国,政府重点发展经济,经济发展又反哺军事实力。但日本的野心不止于此,早期黑船来航事件让日本已然成为美国的附属国,所以发展目标也很简单,就是成为像美国这样的世界强国。

要成为世界强国的方式也很简单,看看别的强国怎么做,照抄就是了,那就是对外扩张。通过战争的胜利来赢得欧美国家的重视,日本开始将刺刀转向昔日为师的大陆。

此时的朝鲜还是清朝的附属国,日本以“改革”为由,督促清朝一起完成朝鲜的现代化。本质上是想以朝鲜为后勤保障,从而实施对中国的入侵。

1894年,一个亲日的朝鲜人在上海被暗杀,日本公开对大陆宣战,史称“中日甲午战争”。最终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赢得胜利,清朝被迫签署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台湾、澎湖列岛以及辽东半岛,并支付一大比战争赔款。中日甲午战争的巨额赔款缓解了日本国内经济,同时提升了日本国际地位,日本从此成为东亚第一强国。

1900年,日本参与其中的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为借口开始瓜分中国。最终清朝战败并签署《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同时在北京设立各种租界,中国人不得入内。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04年,日本与沙俄在中国东北领土势力范围划分产生矛盾,爆发日俄战争。最终沙俄因战线过长惨败,日本获得本次战争的胜利,从此获取东北地区的控制权。日俄战争失败也加剧了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倒台,这里我们不展开讨论。

1931年9月18日,日本故意炸毁东北铁路,并嫁祸于中国军队,然后开始对东北的入侵,此时的蒋介石秉持“攘外必先安内”原则,放任日本军队对中国领土肆意掠夺。次年2月,东北完全沦陷,日本建立伪满洲国,开始对东北长达14年的殖民和奴役统治。

1937年7月,国民党军队和日本士兵在卢沟桥发生冲突,日本军队谎称一名士兵失踪,随即发动武力进攻,史称卢沟桥事变。从这开始,中国进入全面抗日战争。

日本进入全面侵华战争时,国内财政已经入不敷出,战争资源上高度依赖美国的石油进口,没有石油,日本的军事装备就是一堆废铁。所以摆在日本面前的只有2条路,要么认输,撤出亚洲大陆,这在日本天皇那里是不可能的。第二,就是进行领土扩张,进行军事资源掠夺,从而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

所以在日本占领东北后,曾率领伪满洲军队入侵过蒙古,希望从苏联那里搞到一点石油资源,但最后被苏联硬生生打回老家。所以日本开始将矛头指向东南亚,东南亚盛产橡胶,但是入侵东南亚就动了美国的蛋糕。因此美国宣布对日本进行石油禁运制裁,并督促日本退出亚洲大陆。

战争资源的短缺让日本对美国咬牙切齿,因此1941年,日本在美国珍珠港发起偷袭事件,试图突破美国的经济封锁。面对日本的偷袭,美国总统杜鲁门多次下令对日本领土进行空袭,旨在让日本停止无谓的入侵,停止战争。

1945年,在杜鲁门授权下,美军先后向日本领土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日本天皇面对如此降维打击,于同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这里要多说两句,日本二战投降后有很多投降的日本战犯被送到西伯利亚进行劳动改造,之后斯大林决定将一部分战犯送到东北战犯所,此时的投降军人根本不认为自己是战犯,每个人都表示:我是执行上级的命令,这叫战犯吗?即使是现在,日本国内依然有很多人并不承认自己曾经在中国犯下的罪行。

在周总理的特别强调下,对待东北战犯管理所的战犯不得使用刑具,并且在饮食和衣食住行上高度优待,并且没有死刑,没有无期徒刑。只有极少一部分人被判刑,大部分战犯在自我反省后直接无罪释放,遣送回日本。

这些投降士兵之前在西伯利亚的时候根本就不当人看待,所有人每天吃不饱,好多人直接被饿死了,来了东北却要如此优待,为什么周总理要这么做?因为周总理不再想要战争,他对大家说:二十年后你们就知道了。

优待日本战犯才能缓和中日关系,为日后中日和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北京有个三级甲等中日友好医院,就是当初被遣送回日本的那些士兵后续来中国建造的。

最后总结两句,日本这个国家有很强的韧性,在历史上也一直处于边缘,对外战争主要集中于近代史。靠着自己超强的学习能力先后以华为师、以欧美为师,然后将这些外来文化同自己的民族文化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个国家内部有太多大陆的影子,后来的刀剑相向让我们对它熟悉又陌生。